• <object id="koiqo"></object>
  • 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數學《梯形在哪里》教案

    發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在哪里教案。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身為一位優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為了更好的學習,一般教師都會在授課前準備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優秀有創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梯形在哪里》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誘發孩子們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沒涂色)梯形的圖畫若干張、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給每位小朋友發了一張含有幾何圖形的圖畫,讓幼兒把圖中自己不認識的圖形涂上顏色。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中間距離是一樣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通過比較,簡單的告知幼兒: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直角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等腰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節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動室來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嗎?教師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兒從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3)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4)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梯形娃娃,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節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5)讓幼兒找一找畫冊8頁中的梯形寶寶,指一指,并說一說。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梯形在哪里》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誘發孩子們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根據目標,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為。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沒涂色)梯形的圖畫若干張、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餅干若干。

    三.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薪處熞闹杏心繕?,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活動流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課前我給每位小朋友發了一張含有幾何圖形的圖畫,讓幼兒把圖中自己不認識的圖形涂上顏色。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中間距離是一樣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通過比較,簡單的告知幼兒: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直角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等腰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節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動室來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嗎?教師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兒從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3)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4)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梯形娃娃,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節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5)讓幼兒找一找畫冊8頁中的梯形寶寶,指一指,并說一說。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我注重“四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最大的延伸(學習生活兩結合)。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課,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五、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幼兒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

    失敗之處:在找圖形之后,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折剪,而是讓他們在梯形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尋找生活中的梯形,應該和長方形、正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征,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設計意圖

    本次教學活動,

    是在幼兒學習了

    10

    以內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的教學內容,

    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理解、

    抽象的數的概念。

    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游戲為

    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

    “趣”中練,

    “樂”中長才干,

    “賽”中增

    勇氣,

    通過趣味性游戲增加幼兒學習的興趣,

    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游戲,

    讓幼

    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掌握概念、

    法則等知識,

    引導幼兒有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二、活動目標

    1.

    知道相鄰數的概念,進一步鞏固對數字

    1

    10

    的認識;

    2.

    掌握

    10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

    通過游戲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已會認讀阿拉伯數字

    1

    10

    并知道“鄰居”的概念;會唱

    《我的朋友在哪里》

    。

    2.

    物質準備:

    10

    座蘑菇小房子,

    1

    10

    的數字卡片多套,

    圖紙若干,

    音樂

    《我

    的朋友在哪里》

    。

    四、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難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

    10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五、活動過程

    (一)通過圖片展示,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最近呀,青青草原上蓋了許多的蘑菇房子,讓我們一起數一

    下一共有多少呢?

    幼兒從

    1

    數到

    10

    。

    師:

    寶貝兒們知不知道這些房子是給誰住的呢?讓我們來聽聽蘑菇房子怎么

    說?

    (二)理解“相鄰數”的概念,并掌握

    10

    以內的相鄰數。

    1.

    出示數字卡片,給數字寶寶安家。

    師:

    原來這些房子是給數字寶寶住的,

    現在這么多的數字寶寶,

    它們應該住

    在哪一間呢?

    請幼兒上臺幫助數字寶寶安家,

    把數字卡片按照順序粘貼到蘑菇房子上。

    師在一旁進行指導。

    2.

    通過“鄰居”引出“相鄰數”的概念,并通過游戲鞏固。

    師:數字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家,我們都有鄰居,數字寶寶也有鄰居,它的

    鄰居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

    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

    鄰居

    ,

    使幼兒直觀的了解

    相鄰

    這個概念并初

    步掌握

    10

    以內的相鄰數。

    (三)通過游戲、動手操作,掌握并鞏固相鄰數的概念和

    10

    以內的相鄰數。

    1.

    做游戲,進一步掌握相鄰數的概念和

    10

    以內的相鄰數。

    ??

    《拍手游戲》

    。

    師:小朋友,我問問你,

    6

    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幼兒:代老師,我告訴你,

    6

    的相鄰數是

    5

    7

    。

    ??

    游戲《紙牌樂》

    游戲玩法:兩個幼兒為一組,游戲開始,把

    1

    10

    的紙牌放在桌面上,兩個

    幼兒猜“石頭剪子布”

    ,贏幼兒先取一張紙牌,輸的幼兒在剩余的紙牌中找出它

    的相鄰數。

    一問一答,

    內容與

    《拍手游戲》

    相同。

    游戲循環進行,

    教師巡回指導。

    2.

    動手操作

    師:

    現在請小朋友抽出一張牌放好,

    好了,

    現在就請小朋友幫數字寶寶找到

    它的相鄰數按順序放好,

    放好后,

    就為它們畫上和它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

    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

    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的了解相鄰數的概念。

    幼兒畫好

    后,請個別幼兒到臺前來展示,進一步鞏固

    10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四)游戲結束。

    全班一起做音樂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聽音樂及老師的口令找到自己的

    好朋友。

    如:

    1234567,6

    的朋友在哪里?”

    ,

    身上佩帶數字

    6

    的小朋友就唱著

    “在

    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在這里。

    ”迅速找到

    5

    7

    ,并按順序上臺站好。

    師:

    1234567

    ,數字寶寶在哪里?

    幼兒一起回答:在這里,在這里。

    六、活動延伸

    1.

    在科學區投放

    1

    10

    的數字卡片,

    讓幼兒進一步探索

    10

    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

    開展數學活動,讓幼兒理解并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它們在哪里


    活動目標1、認識"上"、"下"的位置關系。2、能口頭描述玩偶在上面還是在下面?;顒訙蕚?、《我的數學》第12頁。2、掛圖:《上下、里外》。3、兩個紙盒、動物玩偶(如小熊、小青蛙)、水筆?;顒舆^程1、把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紙盒互相粘貼成上、下兩層,兩個紙盒蓋當作門。2、把玩偶藏在口袋的兩邊,各露出一點。請幼兒猜猜口袋里有什么。3、拿出紙盒,打開紙盒的門,讓幼兒看看里面分成兩層。告訴幼兒:小動物要和大家玩躲貓貓。請幼兒把眼睛閉起來,將小熊從后面放進紙盒,讓幼兒看紙盒外的玩偶,猜猜看是誰躲在里面。4、請幼兒把眼睛閉起來,教師把小熊和小青蛙分別放進盒中的上、下層。請幼兒睜開眼睛猜猜看誰躲在上面,誰躲在下面。引導幼兒用"上面"、"下面"來描述動物的位置。5、打開掛圖《上下、里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哪些動物在山(桌子、樹、樓)上面,哪些動物在下面。6、帶領幼兒打開《我的數學》第12頁,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山(桌子、樹、樓)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要求幼兒給下面的小動物做標記。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放在哪里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特征進行嘗試擺放。

    2、發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

    2、幼兒每人相同內容練習紙2張(見練習冊NO、4-5)。

    活動過程

    一、觀察

    1、出示《水果》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么?各有幾個?

    (2)左圈內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

    (3)右圈內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葉子且有梗子)

    2、出示《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么特征?各有一個?

    (2)左圈內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

    (3)右圈內的東西有什么特征?(個數是5個)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東西有什么特征?(紅色且個數是5個)

    二、區分

    1、讓幼兒思考:依據特征,如把右邊的水果或左邊的娃娃臉擺放到圈內,該分別放在哪里?

    2、個別幼兒口述位置和理由,

    (1)中的桃子該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為桃子有葉無梗;

    (2)中的圓臉娃娃該放在兩圈相交部分,因為她是紅色且組成的圓形個數是5個。

    三、粘貼

    1、幼兒在練習紙上將左(右)邊的各圖示物一一撕下,分別粘貼在兩個圈中的相對位置。

    2、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正確粘貼。

    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數學《梯形在哪里》教案》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在哪里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梯形在哪里》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設計意圖 本次教學活動, 是在幼兒學習了 10 以內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的教學內容, 對 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理解、 抽象的數的概念。 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游戲為 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它們在哪里 活動目標1、認識"上"、"下"的位置關系。2、能口頭描述玩偶在上面還是在下面?;顒訙蕚?、《我的數學》第12頁。2、掛圖:《上下、里外》。3、兩個紙盒、動物玩偶(如小熊、小青蛙)、水筆?;顒舆^程1、把...
      2019-12-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放在哪里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特征進行嘗試擺放。 2、發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 2、幼兒每人相同內容練習紙2張(見...
      2021-07-01 閱讀全文
    • 中班數學說課稿:認識梯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認識梯形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20-10-14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設計意圖 本次教學活動, 是在幼兒學習了 10 以內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的教學內容, 對 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理解、 抽象的數的概念。 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游戲為 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認識"上"、"下"的位置關系。2、能口頭描述玩偶在上面還是在下面?;顒訙蕚?、《我的數學》第12頁。2、掛圖:《上下、里外》。3、兩個紙盒、動物玩偶(如小熊、小青蛙)、水筆?;顒舆^程1、把...

    2019-12-2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特征進行嘗試擺放。 2、發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 2、幼兒每人相同內容練習紙2張(見...

    2021-07-01 閱讀全文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20-10-14 閱讀全文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中国裸男自慰gv网站 国产一级AA无码大片 97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97色 毛片在线播放a
  • <object id="koiqo"></object>